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傳統網絡的帶寬、安全、速率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軟件定義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SDN)是一種有望改變現有網絡困局的新型網絡范例,它在簡化網絡管理的同時,極大地促進了網絡創新。
什么是軟件定義網絡?
SDN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Clean Slate研究組于2006年提出來的,其以OpenFlow的概念為基礎,通過將網絡設備控制面與數據面分離開來,由集中的控制器管理,無須依賴底層網絡設備,從而實現了網絡流量的靈活控制,為核心網絡及應用的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與傳統網絡相比,SDN大大加快了變更網絡拓撲、控制網絡流量的速度。
SDN能帶來哪些機遇?
SDN的主要技術特點包括集中性、可編程性和開放性。它將應用與網絡服務、設備之間的交互更緊密地結合起來,向上將應用程序接口提供給應用層,從而構建了開放可編程的網絡環境;向下將路由策略下發到路由器,實現網絡設備集中管理。SDN實現了網絡資源虛擬化和流量編程,可在固定物理網上靈活構建多張相互獨立的業務承載網,滿足多業務、多租戶需求。可見,SDN的出現使網絡設計更簡單,業務部署更快捷,網絡設備更通用。SDN將網絡智能從硬件轉移到軟件,用戶無需更新已有的硬件就可以為網絡增加新的功能,簡化并整合了控制功能,讓網絡設備變得更可靠,還有助于降低設備購買和運營成本。簡言之,SDN的出現解決了傳統網絡缺乏統一管理、可編程可擴展能力不足、靈活性不高、升級緩慢等缺點。
SDN面臨哪些安全挑戰?
SDN的控制集中性、可編程性、開放性帶來了許多新的安全挑戰。一是管理集中性使網絡配置、網絡服務訪問控制、網絡安全服務部署等都集中在SDN控制器上。攻擊者一旦實現對控制器的控制,將造成網絡服務的大面積癱瘓,影響控制器覆蓋的整個范圍。二是可編程性使控制器向應用層提供大量的可編程接口,該層面可能會帶來很多安全威脅,如,向應用層的應用中植入惡意程序等,達到竊取網絡信息、更改網絡配置、占用網絡資源等目的,從而干擾控制面的正常工作進程,影響網絡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三是安全和網絡的應用插件都具備一定的規則寫入權限,隨著應用的復雜化,多個應用之間會出現安全規則沖突,從而造成網絡管理混亂、安全規則被繞過、服務中斷等現象;第三方應用或插件可能帶有惡意功能、未聲明功能、安全漏洞等多種風險。
總之,SDN技術目前還處在初級階段,在體系結構上、協議上、硬件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從SDN的發展來說,真正的困難是對網絡的理解及網絡的頂層設計。可以說,SDN的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
(原載于《保密科學技術》雜志2017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