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保密資質(格)企業數量呈倍數增長,由2014年的不足百家增至現在的近600家,管理和服務壓力驟增。之前山東保密資質(格)管理一直由省保密局各處室兼顧,隨著工作量的增加和業務量的拓展,人員力量不足、體制機制不順的問題凸顯,管理瓶頸、服務短板矛盾愈加突出。深化資質(格)改革,順應新舊動能轉換和軍民融合發展需要已刻不容緩。怎么辦?如何辦?山東省用實際行動答好了這份試卷。
把舵定向 理順機制體制
“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把前瞻性的東西把握好,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針對現狀,省委保密委員會提出資質(格)工作要由碎片管理向集中管理轉變,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工作要求,并推出系列措施提升資質(格)業務的辦事效率。
組設專職機構。7月9日,經局長辦公會研究,并報省委保密委員會同意,省保密局正式組建資質(格)管理辦公室,統籌管理全省保密資質(格)認定工作,設立受理室,集中受理資質(格)業務。分管局領導兼任資質(格)辦主任,加強直接領導,暢通報告渠道。
公布服務信息。對資質(格)辦理依據、時限、形式、窗口等要素進行了補充完善,修訂《涉密信息系統集成乙級資質(格)申辦服務指南》《國家秘密載體印制乙級資質(格)申辦服務指南》和相關表格,向社會公布保密資質(格)受理地點、時間、咨詢電話及相關表格獲取渠道等,方便申請單位及時了解相關政策、獲取有關信息。公布監督電話,完善社會監督、自我監督體系,為企業投訴、維權提供了“綠色通道”。
理順工作關系。與各市保密局溝通,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明確市保密局在資質(格)受理的前置職能和后期日常監管工作職責,加強了服務監管力量,切實解決工作力量不足、監管失位失責的問題。與省國防科工辦溝通,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減少復雜環節,切實提高辦事效率和水平。
理清業務規范。對資質(格)各個環節文書格式,統一制式、統一模板、統一標準、統一要求。啟用資質(格)管理專用文號“魯保資函”。對資質(格)審批工作中一般性、常態化的工作作進一步整合和歸整,對新申請或延續申請、變更、年審、注銷、備案等各項業務細化梳理,規范受理、審查、審批、證書發放等工作環節內容,列出業務目錄及工作規范。
截至8月底,資質(格)辦共辦理移交和新申請業務百余件,接待來訪企業148次,答復來電咨詢2000余次,赴12市完成38家申請單位現場審查任務。辦理時間明顯縮短,多家企業發來感謝信,有力促進了資質(格)管理工作的開展。
固本浚源 做好基礎文章
“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做好任何一項工作,首先應把最基本的東西研究好,把握好。山東在做好中心業務工作的同時,注重狠抓隊伍建設、檔案整理、數據化建設、培訓教育等基礎工作,努力推動資質(格)管理工作更加平衡、更高質量發展。
建強審查隊伍。在全局抽調6名同志專職負責資質(格)管理工作,人員組合做到管理和技術兼顧,經驗和能力相濟。在充實業務知識的同時,注重“加工制作”,注重“加高加固”自身“短板”,注重常學常新,學以致用,能夠盡快融入角色,找好位置,成為資質(格)工作的行家里手。
制定工作制度。結合工作實際,建立便利、管用、有約束力的工作制度,明確工作規則和工作要求,做到有法可依。強化制度執行力,按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按制度檢查監督各項工作進展,以制度保障各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歸整資質(格)檔案。借鑒國家保密局和相關省市做法,征詢省檔案館、辦公廳秘書處檔案室意見,確定了資質(格)檔案作為專業檔案永久保存,每隔5年集中歸檔省檔案館。同時對3個資質(格)的歸檔細目作了劃分,明確了存檔相關依據、范圍和保存時限。按照年份、市地劃分,統一編號、統一入柜,方便后期查詢、使用和管理。
完善基礎信息。建立資質(格)單位全生命周期管理數據庫,主要有以下幾類:資質(格)單位信息數據庫、涉密人員備案數據庫、人員培訓信息數據庫、專家數據庫、涉密項目備案數據庫。數據庫專人維護,按季度更新。
開展教育培訓。組織全省保密資質(格)單位系統管理員、安全員約1200人,分期分批進行業務培訓,提升保密管理工作水平,推動單位保密主體責任落實。
通過對基礎信息的整理和完善,省保密局摸清了底數,夯實了基礎,理清了工作重點,明確了發展方向,為后續工作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服務為本 助力“加法”提速
“便民服務平臺建得好不好,關鍵看服務實效。” 以服務為本、以安全為要、以績效為憑,這是服務的根本。
省委保密委員會十分重視資質(格)服務工作,省委副秘書長、保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孟向東多次聽取資質(格)管理工作匯報,要求資質(格)辦準確定位、認真履職、嚴格管理、細致服務,全力為企業辦事,提供熱情周到服務,切實做好服務的“加法”,并深入申請企業現場調研和審查,了解服務對象需求,提出加強改進的措施。省保密局定期對資質(格)管理工作進行調度和分析評估,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安排部署當前重要工作,就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制定系列措施,取得較好成效。
推行“一次辦好”。為了讓企業少跑路、少走彎路,資質(格)辦大力開展“電話辦公”“一次辦好”“一次性告知”“預約服務”等服務項目。能在電話告知的,就不讓多跑路;審批權限在資質(格)辦的,當場辦結;需要補充材料的,列出清單一次告知。定期電話回訪了解情況,及時對到期的單位進行溫馨提示,最大程度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
縮短辦事時限。調整受理時間,由原每周二集中受理調整為工作日全天受理,在工作時間不能辦結要適當延長時間,并提供預約服務,盡量簡化受理和審查環節,盡可能為企業提供便利。對標先進省份,縮短制作、復制國家秘密載體定點單位乙級資質(格)認定事項辦理時限,由20個工作日調整為15個工作日。
強化監管指導。建立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加強對資質(格)單位的日常管理,通過年度自查自評、重要事項報告、復查、“雙隨機”抽查等方式,及時發現問題,穩妥解決問題,切實為企業提供實時指導和服務。
“必須堅定踐行服務至上理念,把存在問題找出來,把后果及糾正的方法講透徹,讓企業真懂、真會、真學、真做。更好地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努力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提出的‘兩個走在前列、一個全面開創’的目標要求貢獻力量。”孟向東對資質(格)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砥礪共進,破冰前行。下一步,山東省保密局將持續加強保密資質(格)管理,優化保密審查隊伍,做好服務“加法”文章,依法作為,科學作為,服務為先,為建設經濟文化強省貢獻力量。
(原載于《保密工作》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