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科重點大學保密工作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在大連理工大學順利召開,來自天津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的保密辦負責人及相關國防科研項目管理負責人悉數到場,共同簽訂聯盟合作協議書,舉行集體揭牌儀式。
聯盟的成立,首次在高校這一細分領域打造了相關互助協作平臺,為整體保密工作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軍民融合的大背景下,保密工作的主體更加廣泛、任務日益繁重。作為承擔軍工科研任務的重要力量,高校之間的保密工作交流與學習尤為重要。”大連市保密局副局長馬愛國在會上指出。
與其他機關單位不同,高校保密工作有其自身特點,科研業務與涉密事項交織較深,人員結構松散且流動性大,使用常規保密管理方式難見成效。在校際保密工作中尋找最大公約數,先集中解決共性問題,再互助解決特殊問題,成為大連理工大學保密辦主任劉連峰籌辦聯盟的出發點。從2018年7月起,他便帶領學校保密干部赴省教育廳、國防科工局、市保密局及各兄弟院校調研,協調上下,溝通左右,終于促使聯盟在全國16所工科重點大學科技聯盟多年合作的基礎上孕育而生。
“目前,聯盟規模還尚小,各項業務都在探索中。”劉連峰說。據介紹,作為高校自愿自發組成的非營利性、開放式社會組織,聯盟以“提升高校保密能力,為國防科研發展保駕護航”為宗旨,以平等互助、資源共享為原則,將推行校際保密教育資源共享,共同探索保密人才培養與合作交流新模式,定期開展保密工作互查或共同開展保密工作聯合檢查,深化工作經驗交流。此外,各成員高校還將攜手共建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保密技術實驗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平臺,開展多層面、多維度的科技合作,聚力促進保密技術成果轉化。
在管理方面,聯盟推行輪值主席制,由輪值主席單位依序承辦聯盟會議及其他活動。根據需要,聯盟將建立開放發展機制,及時吸收新成員。承擔國防科研任務并獨立設置保密辦的本科高校,均可在每年召開的聯盟工作會議上申請加入。
(原載于《保密工作》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