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7米多的圓環形同步加速器“跑道”上,質子束一圈圈加速“奔跑”,當轉了上百萬圈、達到約2/3光速時,將沿著高能輸運線傳入治療室,精準照射到患者的腫瘤部位,“定向爆破”癌細胞……位于上海嘉定區的艾普強粒子設備有限公司里,工作人員正忙著組裝和測試設備。
“質子治療系統有27個子系統,涉及加速器物理、電子、電氣、控制、機械、軟件等領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器械之一。”艾普強公司總工程師張滿洲說,項目團隊十年磨一劍,掌握了從設計、關鍵設備到集成調試的全部技術,已獲得62件專利授權。首臺國產質子治療系統的國產化率超過85%,第二臺預計全部實現國產化。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世界級高端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提升國際經濟中心地位和全球經濟治理影響力。”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在謀劃今年重點任務時,上海強調以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攻方向,統籌推進三大先導產業培育壯大、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未來產業前瞻布局,著眼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打好全方位轉型升級攻堅戰。
發展高端制造。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張英介紹,今年將深入實施三大先導產業新一輪“上海方案”,出臺深化產業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增加高質量產業科技供給,實施新產業標準領航計劃,多層次培育創新型企業,構建三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體系,布局建設一批未來產業新賽道,打造低空智能裝備、人形機器人、6G等具有競爭力的標志性產品。
加快智能制造。2月6日,位于浦東張江模力社區的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具身智能訓練場上,100多臺異構人形機器人正在學習掌握3C制造、汽車檢測等不同工種要求的技術。中心總經理許彬表示,預計到今年底,這個訓練場將構建包含1000多萬條高質量實體數據的具身智能語料庫,打造具身智能技術發展平臺。
新年以來,上海加力推進“人工智能+”行動,發布首批“模塑申城”行業應用示范基地和五大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人工智能+”重點行業應用落地,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便捷、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同時,打造“小快輕準”應用,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發揮“工賦鏈主”龍頭企業作用,推進上下游“鏈式轉型”,推動智能工廠梯度建設,圍繞“智能工廠+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智能制造標準”,加快打造上海智能制造“升級版”。
聚焦產業綠色化、融合化,上海推進綠色工廠、零碳園區建設,打造一批生產性服務業特色集群。2月5日,豐田汽車公司宣布在上海金山區成立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產公司。這標志著豐田首次在中國本土生產雷克薩斯品牌汽車,也將進一步凸顯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的優勢。
為滿足企業綠色發展需求,上海2025年度的省份間、市內綠電交易量已完成66.8億千瓦時,再創歷史新高,比2024年度增加15億千瓦時,實現連續4年快速增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2日 01 版)